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环渤海经济圈尚未形成
环渤海地区还只是地理上一个区域性概念,尚未构成环渤海经济圈,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昨天(4月18日)在天津举行的环渤海省市深化合作座谈会上说。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同样认为,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北京和天津、大连、青岛已经分别成为京津冀都市圈、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龙头,三大组成部分自成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使环渤海地区成为地理而非经济的概念。
1995年,国家在“九五”计划中强调,形成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综合经济圈。据统计,2006年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万亿元,占全国的26%。
易小准指出,由于环渤海地区所涵盖的京津冀都市圈、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大部分之间的经济活动保持相对独立,都有自己的完整体系,造成信息、资源流通不畅、能源浪费。河北省副省长付双建认为,区域内行政分割现象仍然存在;区域合作机制缺乏;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对接不足,产业分工不够明确等。
陈宣庆提出,区域合作并不是不竞争,但竞争过度就成为无谓的内耗。环渤海地区拥有天津、青岛、大连、秦皇岛以及营口港、烟台港等重要港口,其中天津港要建设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大连要建成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航运中心,青岛要建成北方地区的航运中心。港口蓬勃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但港口过度发展,也的确存在过度竞争的隐患。此外,环渤海地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领域也存在类似问题。
环渤海各省市都提出了区域联合、共同发展的构想。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建议,第一,建立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第二,加强港口间的联合与合作;第三,扩大能源与产业合作,组建环渤海区域工业合作发展推动小组;第四,加强科技合作与创新;第五,充分利用天津滨海新区全国金融改革试验的有利时机,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第六,建立环保联席会和海洋事务协调合作委员会,共同治理和保护环境;第七,筹建北方旅游联合体;第八,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北京市副市长陆昊建议,深化环渤海区域合作,要更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陈宣庆透露,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经基本完成,着眼于解决各城市共同关注又难以协调的重大问题。京津冀都市圈的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工业区,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半岛城市群一起共同构成推动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引擎。如何处理这些增长极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环渤海地区整体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记者陈杰)
站内检索 类别 全部类别 中国财经报 时事新闻 宏观经济 行业发展报告 企业投资分析报告 财经考试 财会视窗 政府采购信息 企业天地 财政纵横 税收园地 区域经济 财科所研究报告 财经法规 财经数据 财经大事 金融保险 九五专题 十五规划 政府白皮书 百年聚焦 独家披露 热点透视 卡斯特景气报告 要览 关键字
闂備線娼уΛ宀勫磻閿燂拷
闂備線娼уΛ宀勫磻閿燂拷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